当前位置:艺术中考>>中考交流>>家长课堂>>正文

  相关建议既要宽容,又要惩戒

  何雅琳(何厝小学校长)

  孩子 “知错不改”,首先要解决的是:孩子犯错了,家长该怎么办?比如孩子作业,作为家长要“盯”,“盯”的过程激励与惩戒并存。比如看到孩子哪个字写得漂亮,可以表扬;或是做作业的时间比昨天缩短了几分钟,及时给予鼓励。而如果孩子做得不好,事先就约定好惩戒措施,比如一周不能看电视等。

  孩子知错不改,家长一要宽容,二要惩戒。

  首先,要宽容。孩子毕竟还小,自控能力差,难免犯错。有时孩子犯错并不是有意的,作为家长千万不能挖苦、嘲笑,或是不分青红皂白大发雷霆、打骂,这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甚至会让孩子绝望。家长要以平和心态对待孩子犯错,很多时候孩子 “撒谎”、“知错不改”是怕家长“权威”,是对家长“高压行为”的一种叛逆心理体现。

  其次,家长要讲究方法,对孩子的过失进行批评时要注意场合和时机(不要在人多的时候,不要在他伙伴的面前批评孩子)。家长可以与孩子制定相关协议,比如“成长合同”,与孩子协商,有些问题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制定一些小目标,但不能太高,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帮助孩子分清是非曲直。

  再次,家长不要单纯说教。有时孩子犯错了,他并不知道怎么改正,家长要在行动上指导孩子改正错误。比如孩子把东西弄坏了,能修的就让孩子去修,孩子不能够独立去弥补过错时,家长要一起参与孩子弥补过错的过程,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用心良苦。此外,家长要注意表率作用。比如大人做错了,也要敢于承认错误,否则得不到孩子的敬重。

  最后,适当有度的惩罚,有助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可以事先与孩子规定好惩罚方式。但惩罚不是体罚和变相体罚;惩罚可以由孩子自己选择,要让孩子接受。

  此外,家长可以选择开家庭会议的形式,让孩子感受到家长非常重视他,鼓励孩子把内心的想法说出来。

  相关建议允许犯错,建立信任感

  张玮(湖明小学少先队总辅导员)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知错能改”呢?家长要注意以下五大方面:

  1.建立彼此信任感,让孩子愿意向你坦白。很多时候家长会根据自己的心情背弃自己的承诺。例如:家里丢了东西,家长为了找到就诱导孩子说出来,藏在哪里,并答应只要说出来就不批评。可是当孩子如实说出后得到的却是责骂,那么第二次类似事件,孩子就不会相信家长的承诺,不会承认。没有彼此的信任,就没有有效的沟通和有效的教育。

  2.允许孩子犯错。孩子是在一次次错误中成长的,家长要帮助孩子分析犯错动机。有些错误是孩子无意中犯下的,一时的失误却要承担严重的后果,孩子权衡后作出逃避的决定是可以理解的。对于孩子故意犯错的动机要仔细分析,更要及时疏导。

  3.有理有据,不要无缘无故责骂孩子。如果你常常错怪他,他就养成了什么都不承认的习惯,反正怎么辩解都是错,干脆不承认。所以,有理有据就减少了孩子的侥幸心理。让他们面对现实(过错),让他们知道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4.从孩子的好朋友入手。心智越成熟孩子就越好面子,越不敢承认,或者说逆反心理就越强,大人与之沟通就越难。可以请孩子信任的同伴鼓励他们承认,与其一起承担压力,减轻孩子的心理负担。有了同伴的支持,孩子就有勇气面对错误。

  5.冷处理,暗示法。很多教育者都是以直接的批评教育为主,其实冷处理的效果更佳。有时,孩子口头上认不认错并不是最重要的,他心里明白自己做错了就可以了。因此,孩子犯错时,不一定硬要他口头认错,只要他今后在行为上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也一样可以达到教育目的。

[浏览次数:     已有位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