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艺术硕士(MFA)培养方案
(2009年)
一、学习年限与学分:
专业学位(MFA)班学习年限为2.5—4年,要求学分为37学分,其中必修课程28学分,选修课程9学分。
二、教学计划与要求:
1.课程类别
MFA课程分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两类。必修课程含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为MFA学生必须掌握的艺术学、东西方文化基础理论、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选修课程则突出跨学科基础理论和前沿问题研究以及不同专业领域内的专业知识。通过选修课的学习,MFA学生可以在开阔的学科视野中更深刻地了解认识本专业,并确定自己的主修方向,为未来专业发展奠定特色基础。
2.专业方向
本校每年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当年招生的主干专业方向,下设子方向即专业主修方向。必修课程为主干专业方向的核心课程,选修课是确立子方向的基本依据。学生在任一专业主修方向上选3门课(至少6个学分)以上,便可将该方向作为自己的主修方向。学生也可以不选择专业主修方向,如果这样,MFA学生则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修课程,修满学分。
3.教学方式
MFA教学特别强调理论教学、课堂讨论、案例教学与实践操练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4.课程考核与成绩要求
课程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
除实践性教学环节可采用考查方式进行外,课程考核要以笔试/口试、闭卷/开卷、撰写论文、完成项目等形式进行。考核形式由任课老师根据课程性质和教学要求确定,由主管院长审批。
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文献阅读、课堂讨论、作业等)和期末考试成绩综合评定。成绩采用百分制,必修课成绩达70分以上为合格,选修课成绩达60分以上为合格;其考查的成绩以合格、不合格记。成绩合格,可获学分。
5.毕业论文
MFA学生在校期间必须提交一篇具有硕士学位水平的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写作要求与创作实践紧密相联,以专业理论分析阐述具体作品和问题,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6. 毕业实践作品
按要求提交毕业实践作品,通过评审,确认成绩。
三、课程设置
1. 必修课程
(1)课程说明:
该类课程内容大体涵盖MFA学生需要掌握的艺术学、东西方文化基础理论、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内容,是该专业方向的学生是必修课程。
(2)课程名称及学分:
公共基础课名称: |
学时 |
8学分 |
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专题 |
2 |
2 |
艺术原理 |
2 |
2 |
艺术创作方法研究 |
2 |
2 |
外国语 |
3 |
2 |
专业课名称(广播电视艺术学节目主持方向): |
学时 |
20学分 |
媒介前沿问题研究 |
4 |
4 |
影视传播艺术 |
3 |
3 |
节目策划与主持 |
4 |
4 |
中外节目案例分析 |
3 |
3 |
中国传统文化名家系列讲座 |
3 |
3 |
多学科名家文化系列讲座 |
3 |
3 |
2.选修课
(1)课程说明:
下列课程为建议选修课程,为本院和其它各院系开设的专业或通选课程,如哲学、社会学、中文、心理、经济、法律等。课程突出跨学科基础理论和前沿问题研究以及不同专业领域内的专业知识,通过选修课的学习,MFA学生可以在开阔的学科视野中更深刻地了解认识本专业,并确定自己的主修方向,为未来专业发展奠定特色基础。
(2)课程名称及学分:
课程名称(艺术学院) |
学时 |
9学分 | |
纪录片研究 |
3 |
3 | |
媒介经营与管理 |
3 |
3 | |
国外传媒考察与研究 |
3 |
3 | |
当代文化研究专题 |
3 |
3 | |
艺术史专题 |
3 |
3 | |
美学专题 |
3 |
3 | |
|
媒介文化专题 |
3 |
3 |
|
文化艺术管理研究 |
2 |
2 |
|
公共关系与传播 |
3 |
3 |
|
文化产业专题研究 |
2 |
2 |
|
艺术学概论 |
3 |
3 |
|
艺术心理学研究 |
3 |
3 |
1、针对MFA学生在职学习的特点,教学时间安排以集中教学为主。一般每月一次,安排在每月第三周周末的三天集中上课。
2、学生必须严格遵守教学纪律,按时上课,有事有病请假,凡无故三次缺课者取消课程考试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