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文学艺术都是通过某种艺术形式来表现特定生活内容的,中国的戏曲表演艺术尤其如此。那么,中国戏曲艺术的表演形式有什么特点呢?概括地说,戏曲表演形式就是演员运用声音和形体动作,将听觉形象和视觉形象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表现特定的内容,并使之成为一种规范化的表演形式,即程式化。
所谓程式,是指艺术家将人们生活中的动作经过艺术加工,变为舞蹈,使之节奏化、套路化,并把生活中的自然形态按照艺术美的原则予以提炼和概括,使之成为节奏鲜明、规律严整的艺术格式。如表现礼仪用的“抖梳”、“整冠”,表现点将用的“起霸”,表现急行用的“走边”等。
程式来源于生活,以生活为创作依据,但又不是一成不变地照搬生活,而是从生活实际出发,将生活中的各种动作进行认真地剖析,选出最为关键的动作,然后进行艺术装饰,采用模拟的手法提炼加工,以此来强调动作的关键性。戏曲程式的特征是模拟化、艺术化,重“虚”多于重“实”,充分利用虚实、隐显的特殊效果,以“虚”衬“实”,以“隐”见“显”,以求虚实相生之妙,使程式动作比生活中的原样更加鲜明、更加清楚、更加具体。
艺术离不开形式,每一种艺术都要用自己特有的形式来准确而鲜明地表现其内容,没有它,内容就无法存在。从这个定义上说,戏曲程式也是形式的一种。但是,程式动作又不代表具体语言,某一个程式动作(如云手、翻身、转身、卧鱼等)并不能绝对地代表某一项具体内容。程式只有与剧情和人物性格特点相结合时,才能起到表达具体内容的作用,才能准确而富有感染力地反映人物的思想意图。
戏曲表演程式不是戏曲的局部现象,而是戏曲艺术形式总体构成的特征。戏曲是名副其实的程式化艺术。在戏曲舞台上,我们经常看到:剧中人物忽而上天,忽而下地,忽而在相府花园,忽而又在荒山野岭,来去自如,变幻莫测。那么戏曲舞台又是如何解决这一急速变化的生活环境呢?简单地说,就是通过演员程式化的动作和语言。如在大型神话剧《牛郎织女》中,牛郎和织女,一个是天上神仙,一个是地下凡人,织女在舞台上用几个“转身”的程式技巧,加上烟雾的陪衬,就上了天,给人以腾云驾雾、来去自如、瞬息万变之感。再如演出《金沙滩》《天门阵》中武打戏时,演员在舞台上只用几个“圆场”、“跟头”,就可淋漓尽致地表现双方从山上打到山下,从山下打到山上的激烈战斗情景。这种逼真而典型的程式表演,不仅让观众看清了演员在双方格斗中的一切动作,还清晰地展现了剧中人物的内心活动。其实,舞台上并没有天上地下、黑夜白天之分,更没有楼梯和门墙,但通过程式化的动作,却能使观众相信这些客观的存在,这正是戏曲意象表演程式的魅力所在。
戏曲艺术的表演程式
[浏览次数: 已有位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更多关于备考资料的新闻
- 雕塑种类与形式 [2011-02-28]
- 中国电影理论 [2011-02-26]
- 艺术学音乐编重点考点 [2011-02-26]
- 美术的风格与流派 [2011-02-22]
- 美术类常识基础知识 [201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