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音乐的多元性
如同地球的物种一样,人类的音乐世界是异常丰富的。它包容了人类各个时代创造的各种不同形态的、体裁和风格的音乐。今天飞速发展的传播手段为人们简单快捷地欣赏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但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听众所能听到的基本上还只是自己民族和西方的音乐。而作为新世纪受过高等艺术教育的年轻一代,应该具有全球的视野,因此在这里有选择地介绍一些其他地区最有代表性的音乐体裁。
一、亚洲
歌舞伎 日本一种古典市民艺术,形成于17世纪。它是融歌、舞、乐和戏剧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形式,被作为“无形文化财产”加以保护。
日本民谣 即日本的民歌,由于近代的民谣多采用由都节调式音阶(mi fa la si do mi)如《樱花》等,这种独特的韵味在世界各民族音乐中颇为引起人们的兴趣。
盘索里朝鲜的一种传统说唱体裁,唱、说白和形体动作相结合表演,以粗砺的发声为特色,讲述传统的长篇故事,例如《春香传》、《沈清传》等。
甘美兰 印度尼西亚一种以锣为核心、以金属打击乐器为主体的合奏音乐,同时也指称演奏这种音乐的乐队。它是一种多声部音乐,是在世界范围产生重要影响的东方音乐之一。在西方许多艺术院校都开设甘美兰演奏课程。
印度古典音乐 这里主要是指北印度的古典音乐,曾受过古波斯音乐的影响。中国人在印度影视片中所听到的音乐基本上也是以此为基础创作的。它以印度的调式音阶“拉格”为核心构成,以声乐为主。包括克亚尔、格扎尔等多种体裁。
阿拉伯马卡姆音乐 马卡姆是广泛流行于阿拉伯地区的调式音阶,无论是当地的古典还是民间音乐均以它构成。这种音阶中存在3/4音(即半升半降音),很有特点。马卡姆同时也是一种音乐体裁,以伊拉克马卡姆声乐套曲和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三国的努白声乐与器乐套曲尤为著名。
二、拉丁关洲
拉丁美洲由于其特殊的历史,其音乐一般具有西班牙、葡萄牙、非洲与印第安人混合文化的特点,同时又因居民构成的成分不同,衍生出多种不同的音乐风格与体裁,它们大多数是歌舞曲。
墨西哥的“松” 它是殖民统治时期产生的一种歌舞曲,与西班牙民间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由前奏、若干歌唱段和尾声构成,既可以独立演出,又可作为歌舞套曲“哈拉贝”(帽子舞)的组成部分。
伦 巴它是产生在古巴的一种以黑人音乐为主体的、闻名世界的歌舞体裁,其基础是“古巴松”,长短长短长是最经常出现的节奏型,但重音位置多变。它现在已成为黑人歌舞聚会的同义语。从20世纪20年代起伦巴在欧洲和美国逐渐演变成为一种舞厅舞蹈。
探戈阿根廷最具代表性并在世界享有盛誉的歌舞体裁。19世纪末产生其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市郊的贫民区。现代的探戈特点是男女对舞、突出顿步、即兴性强。早期探戈的音乐比较徐缓深沉,略带感伤惆怅的情调,现代的则风格多样。既有平稳持重也有紧张激越的。多种多样的切分节奏的运用也是它的一个重要特征。
桑巴被誉为巴西的“国舞”,多采用巴西黑人的音乐与舞蹈语汇。现在巴西的桑巴可以划分为群众性与表演性两类。两者的共同特点是女性突出扭胯动作,男性除扭胯外脚下还伴以多变的舞步。桑巴的音乐节奏性很强,常出现切分音。每年2月巴西都举办以桑巴为主题的狂欢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