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艺术高考,简称艺考,是指各大院校的音乐学院,美术学院,或者艺术系等学院进行的专业招生考试。合格者获得专业合格证,持此证书参加高考,高考成绩出来以后,各学校再择优录取。2009年艺考期间,株洲市参加各类艺考的考生6035人。所有艺考生的艺考程序差不多,但培养儿女 “艺术道路”的父母,却各有一本难念的经。株洲一位刚刚陪女儿参加完艺考的母亲王莉 (化名)说,从5岁起,便投资女儿走上 “艺术道路”,13年投资20余万元,其中的辛酸,说来并不像艺术那么浪漫、美丽。
5岁起,投资女儿的艺术道路
1983年,王莉因工作原因调到株洲上班。1991年,她的女儿昕昕(化名)出生,出生那会,王莉和爱人都一直忙于工作,昕昕仅5个月大时,就被全托到厂里的幼儿园,这一托便托到了学前班。
昕昕在幼儿园很可爱,喜欢唱唱跳跳。5岁时,王莉将女儿送到太阳宫艺术学校,学习民族舞蹈,3年时间,昕昕民族舞已经是7级了。那时,株洲流行拉丁舞,女儿自然也想学,王莉随女儿,便改学拉丁舞。拉丁舞学的时间长些,一直到小学六年级,期间参加了很多比赛,拿了很多奖项。而每次参加一次比赛,就要花费几堂甚至几十堂课的培训费用。“参加的比赛大多都是商业性的,有时女儿不想参加,可舞伴想去,她也只好去了。”王莉说,每次赶那些比赛,她都去了,虽然钱花了不少,但每次女儿都有收获。
“女儿虽然花了不少时间在舞蹈上,可文化学习从来没有落下过,一直名列前茅。”王莉说,让女儿学习舞蹈等艺术,也是为了从小培养孩子的气质。
进入初中时,王莉看别的孩子还学了风琴、小提琴、钢琴等乐器,王莉便对女儿说:“舞蹈的生命短,不比乐器,要不,你也像别的孩子一样,学一门乐器?”
当时,所在中学的交响乐团的老师建议王莉及其女儿,可以尝试让昕昕学吹双簧管。当时的老师说,从将来艺考的角度说,双簧管算是个冷门,相比而言,到时候竞争压力小些。那时王莉不知道自己的女儿将来要参加艺考,而且要以此专业参加艺考,昕昕听从了老师及妈妈的意见,从此一心学双簧管。
下岗后,连续5年陪女儿赶长沙学艺双簧管,这个西洋乐器价格不菲,一个国产的双簧管,要7000多元。当年,王莉夫妇都已下岗,丈夫后来下海做生意,但家庭收入只能算是中等,一家三口仍住着丈夫父亲的单位宿舍房。“为了孩子,我们吃点苦,值得”。王莉说,其实学艺术的孩子,他们的家庭不一定都是富裕的,但只要孩子喜欢,都愿意付出。
当时,株洲学这种乐器的人很少,为了能学好这种乐器,王莉通过打听,从长沙请了个老师来株洲教女儿吹。可这位老师由于年纪大了,后来改由昕昕往长沙赶。每周一次,寒暑假期间,去的次数就更多些。每年去长沙学双簧管,需花1万多元。
初一下学期,还因为双簧管质量不够好而停了几个月,后托人买了一根德国产的双簧管,花了4万多元,而哨片很娇气,不小心碰下,就可能坏了,每个哨片几十元,几年下来,不知换了多少。
王莉回忆说,双簧管虽然难,还好女儿聪明,悟性好,高一时通过了双簧管最高级别9级考试。在学双簧管的几年里,女儿参加了多个比赛,都拿了名次,如2006年湖南省管弦乐比赛金奖,参加广州进行的管弦打击乐器比赛,获得铜奖(金银奖空缺)。参加种种比赛,花费非常大,一次去广州,花费几千元,有次湖南省推荐她女儿去北京参加比赛,考虑到费用问题和学习紧张问题,懂事的女儿放弃了比赛。据悉,长沙一个学双簧管的高三女生,去欧洲参加了一个国际音乐交流会,花费3万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