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专科学校(简称上音附中)是上海市人民政府与文化部共建,以上海市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中等音乐专科学校,直属上海音乐学院领导,是教育部审定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艺术学校。学校是一所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音乐学校。毕业生大部分进入上海音乐学院及国内其他音乐学院深造,还有一部分到国外音乐学院包括世界一流音乐学院留学,也有一部分直接进入各艺术团体,就业率一直保持在100%。学校建校五十年来,人才辈出,学生在国内外音乐比赛中共获奖400余人次,其中国际音乐比赛获奖134人次,国内音乐比赛270人次。
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贺绿汀教授认为音乐表演的专业性与技巧性都比较强,必须从小培养,因此提出大、中、小学“一条龙”的音乐教育管理体制,根据文化部的批示,1996年上海音乐学院附属音乐小学由汾阳路20号迁入东平路9号,与上音附中成为一体。
五十年来为社会培养了二千多音乐人才。上音附中(小)的成绩引起了国内、国际音乐界的关注,中央电视台为该校拍摄了题为“音乐家的摇篮”纪录片;上海科教电影制片拍摄了纪录片“东方梅纽因学校”。世界著名音乐家斯特恩先生曾来上音附小参观,斯特恩先生赞叹上音附小“这里每一个窗口都有一个天才”。1993年5月荣获文化部颁发的“三年连续四次获国际音乐比赛第一名”的奖匾,这是全国艺术院校中唯一获得的殊荣,因而,被誉为“音乐家的摇篮”。
上音附中有雄厚师资队伍。 在职教职工144人,其中有教师91名,占教职工总数的63%。在教师队伍中,有教授12名,副教授和高级讲师15名,副高级职称以上的占教师队伍的30%。他们是上音附中专业学科、音乐基础课和文化课等学科带头人。同时,根据贺绿汀教授大、中、小学“一条龙”的音乐教育思想,上音附中还聘请大学部的王建中、赵晓生、李民铎、尤大淳、盛一奇、俞丽拿、郑石生、丁芷诺、沈西蒂、林应荣、郑曙星、吴迎、韩铣光、常留柱、刘若娥、卞敬祖、石林、王建民、何宝泉、王永德等一批著名的教授在附中任教,形成了上音附中鲜明的办学特色。该校各专业均被上海市教委评定为重点专业。
该校每年面向全国招生,自主进行专业和文化课的考试。设小学部、中学部。学制九年,其中小学三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学校课程设置分为专业课、音乐基础课和文化课。专业设置:小学部为中国乐器演奏、键盘乐器演奏、弦乐器演奏。中学部为中国乐器演奏、键盘乐器演奏、管弦乐器演奏,音乐理论基础(作曲)、声乐、乐器修造。该校现有在校学生540余名。另外,还招收部分的台港澳学生及外籍学生。学校五十多年来形成鲜明的教学特色:重视基础,强化训练,勤于艺术实践,同时,加强文化课教学,培养学生具有专业和文化全面发展的素质。在专业课中,学校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基本乐理课学习抓得紧,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学校不仅培养学生音乐独奏的技能,也加强乐队重奏、齐奏、合奏和学生合唱课的训练。学校管弦乐团是具有国内一流演奏水平的青少年演出团体,常被邀参加国内外演出。学校重视艺术实践,把学生艺 术实践看成是学生展示专业学习水平、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条重要途。学校积极参与社会音乐活动,1995年在上海外滩广场举行的“歌颂祖国·赞美上海”百架钢琴大联奏,应邀参加广场星期音乐会、apec会议、亚行理事会、汉堡中国周等等的演出,得到上海市委、上海市府领导的赞扬,并深受上海市民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