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下午,南京艺术学院首届艺术硕士毕业展示展演专题工作会在校中会议室召开。参加会议的主要是美术、音乐、设计三大学院的分管教学工作和艺术硕士培养的分管领导及研究生工作秘书,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刘伟冬参加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由研究生处处长方仪主持。
方仪处长首先对2007年9月以来,全国艺术硕士(MFA)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启动“首届全国艺术硕士(MFA)研究生美术与设计优秀作品展”的相关事宜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我校首届艺术硕士音乐、美术、艺术设计三个专业如何做好毕业生展示、展演提出具体要求和工作进度作出说明。他强调本次毕业作品展是对我校艺术硕士培养效果进行的最后检验,三大学院务必重视和推进此项工作。随后与会的各培养单位领导对本学院艺术硕士毕业生的现状进行汇报,并对做好展示、展演的计划和想法进行了商议。
音乐学院秦效原常务副院长、刘承华副院长均就音乐专业艺术硕士生如何做好“首届艺术硕士研究生综合音乐会”和音乐作品录制进行了说明。目前每个学生的作品、曲目及表演形式已经收集完成,正在逐一审查。音乐学院声乐系谢琨教授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就艺术硕士的培养质量以及综合音乐会组织和编排发表较为成熟的想法。音乐学院领导和专业教师意见一致,争取尽快拿出详细的操作方案,顺利完成这一重要任务。
美术学院张友宪副院长针对首届美术专业艺术硕士生的现状进行了介绍。他结合艺教委所下发的关于作品的展示要求的文件,包括作品的风格、规格、形式等问题进行了阐述。他认为进行这样的展示是有利于教学的,作为注重创作技能、技法的艺术硕士和指导老师来说,是一次教学质量中的两个主角“教”与“学”双重大检查。同时,也让艺术硕士与普招本科生、硕士生的水平进行比较,既可以起到示范作用,艺术硕士就其自身的水平也可以了解到不足与差距。
设计学院邬烈炎副院长认为现在设计走多元化道路,不像美术类分为雕、油、版、壁和国画等几大类,对于设计作品的展示形式和评价标准相对难以确定;他也认为从作品的质量上看,现在的设计作品能够出类拔萃相对较少,甚至院校与院校之间的水平差距也是较大。就拿全国美展来说,二十年前权威性确实很强,而现在其权威性也在逐渐削减。他希望本次设计类的作品展要进行适当定位,展示的作品应该有具体的要求,如果作品展示是各院校作品的“拼盘”,效果不会很好,如同“大杂烩”。
最后,刘伟冬副院长对首届艺术硕士生毕业展示展演工作,寄语很大希望并给予支持。南艺作为首届艺术硕士试点培养单位之一并具有近百年的办学历程,社会声誉较高,我们应该有能力拿出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我们务必要对第一届的艺术硕士的培养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查,对于以后的培养工作以及招生都是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间,刘伟冬副院长对艺术硕士(MFA)的产生的背景进行简要介绍,他希望艺术硕士招生需要加大宣传力度,要努力把“艺术硕士”这一品牌做扎实,招生中不仅要把理论文化基础知识薄弱而专业技能好的学生招进来,也要招生到专业技能好、理论文化都优秀的学生也招进来,而不断提高我院专业学位教育的质量和社会声誉。
本次会议上,研究生工作秘书杨云、王茜、韩晖等几位老师也就首届艺术硕士毕业展示展演工作的开展、落实作了简要汇报,针对实际操作中的具体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南京艺术学院召开首届艺术硕士毕业展示展演专题工作会-1
南京艺术学院召开首届艺术硕士毕业展示展演专题工作会-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