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每一个怀着远大理想的艺术类考生来说,考入一所知名的艺术院校是一个达成理想的很好的途径。所以我们在准备艺术高考时,要首选国内著名的一流艺术院校,比如你是学表演的就要以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学播音主持就应该考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大学......学习美术就要靠中央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或者至少要考一些省一级的艺术类院校。
艺术考试的录取由于是各艺术院校自主出题,与高考的全国统一试卷不同,所以更加灵活。只要我们认真备考,通过艺考取得录取资格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一般来说普通高中的应届考生,只要是经过系统的训练,理论上讲都能通过一般艺术考试。国内知名院校对考生的考察可能会更深入更全面一些,但是没有关系,一般来说,艺术院校最重视的还是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艺术潜力,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放下包袱,从选择名校入手,即使没有考上,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收获一些名师的指导,为考取其他的学校打下一些基础。
二、理性客观放弃盲目心态
刚才我们说,在选择报考院校时,要放下包袱首选名校。主要是为我们提升自信,获得相应的经验,还有一点就是通过名校严格全面的考察可以知道我们确实的实力,以及优缺点。
接下来,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冷静分析自身的长处短处,考取一个适合自身的院校。对于艺术专业的考生来说,读名校固然好,但是名校的门槛也相对较高。有时候我们还是不能好高骛远,结合自身的具体特点,考取一个合适的学校,也是不错的选择。其实有些省级的艺术院校或一些知名院校的艺术专业,也有很好的声誉和良好的教育条件,只要我们用工学习,一样可以实现自身的梦想。
在具体考试中,我们也要尽量发挥自己的长处,比如外形好、沟通能力强的考生,就可以尽可能选择面试比较多的专业,你的外形和沟通能力,一定可以很好的打动考官;喜欢写作、文字功底出色的,可以选择一些文字相关考试的专业,比如影评、散文,这样才能通过文字来打动考官;各种知识丰富,知识面广博,阅读量大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有文艺常识类考试的专业。
同理,考生也要自己分析一下自己的劣势,尽可能的避免在考试中暴露给老师。比如:普通话不太好、性格内向的考生,尽量回避一些面试多的专业,如果真的想考,要在考试之前充分做好模拟面试练习。字迹比较难看的,就尽可能避开写作的考试,满篇难看的字,老师可能看也不看就把这份考卷的主人淘汰了。这是很关键的一点,大家一点要注意。
三、加强文化课的学习
艺术类考生的文化课分数虽然比普通院校招生分数低很多,但是也并不是说很容易就能过关的,而且艺术类考生本身文化课基础就普遍偏弱,所以我们在选择艺术院校的同时还要考虑自身文化课基础的情况。一般来说,艺术院校的文化课录取成绩每年不会变化太大,所以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往年的文化课录取成绩,如果自我感觉差距太远,就不要报考了。如果差不多的话,我们就要努力补习文化课。
同样道理,如果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很好,能达到一本线左右,那不要犹豫,一定要去考考中传之类对文化课要求高的学校。因为一般有个规律:学校对文化课要求越高,专业课考试就越容易通过。而且因为有文化课的限制,很多实力出众的竞争对手都不会报考这个学校,比如以往芜湖启迪艺术学校的一些学生,我个人认为他们如果去考中传,肯定会是专业前10名的坯子,但他们考虑自己的文化课成绩,就没有去考中传。
当然,专业考试时间一般都是2、3月份,距离高考还有一段时间,这时候的文化成绩还是有提高余地的,按我的经验,一般考生在通过专业考试后,如能全力补文化课,一般还是能提高50分左右的,尤其是文科考生,最后阶段的死记硬背,能拿下不少分数。
四、在时间和经济允许的情况下多报考一些院校
对于艺术考生来说,考入理想的院校固然重要,但是作为一个应届高考的考生,首先考入一所学校也许更加重要,艺术考试的偶然性还是比较大的,比如考官的偏好等等。所以应届考生在坚持理想的同时也要兼顾现实,不太好的学校一样可以出人才,一旦落榜,选择复读也是很痛苦的。所以在时间和经济条件都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尽量多报考一些学校,这样被录取的可能性会大一些,选择的机会也会大一些,当然,在报考是有限事项也是要注意的,比如各个院校的考试时间。
有些考生盲目报考,最后发现学校考试时间重合,分身无术,只好作罢。对精力和时间都是一种浪费。
最后还有一点,也要引起注意,就是在艺术类考生报考院校的时候,注意以下报考院校的省外考试信息,有很多院校为了招生会在省外设立考点。如果考点离自己近的话,这样就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