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的百年著名学府,是国家重点建设的综合性、有特色、研究型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之一。办学性质为公办,全日制“211工程”、“985工程”高校。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的艺术学科具有90余年悠久历史,一批享有盛誉的艺术家如萧友梅、李抱尘、贺绿汀、洪深、老志诚、焦菊隐、卫天霖、吴冠中、张肖虎、蒋风之、启功等曾在此任教或学习。学院设有国家首批“艺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我国高校首批具有艺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单位。电影学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和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艺术学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学院设有教育部创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区,艺术学各本科专业均成为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传媒与艺术实验教学中心被列为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院坚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院训,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构建了个性化和体验性教学环境,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特色。现招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高级访问学者和外国留学生等,致力于培养艺术创作与研究能力并重、人文与艺术素养深厚、具有国情意识和国际视野的艺术创作与艺术教育高级专门人才。与美国、日本、加拿大、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及香港、台湾等地区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广泛的交流合作关系,以及本科生和研究生交换培养机制。在《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发布的中国大学研究生专业排名中,影视学已连续两年位居前列;在其发布的中国大学本科专业排名中,舞蹈学专业连续多年名列前茅。学院创办的“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到2009年已成功举办16届,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学院多年来得到社会有识之士捐资助教支持,香港爱国人士田家炳先生捐资修建艺术大楼,为艺术教育人才培养和长远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学院设有6个系,有5个本科专业:影视学、音乐学、美术学、艺术设计和舞蹈学。
影视学专业(含影视与传媒方向、数字媒体方向)
本专业是我国综合性大学中最早设立于艺术系列的影视学专业,以全国高校第一个设立的电影学博士点和第二个设立的广播电视艺术学博士点为基础,发展成为中国影视传媒研究人才、教育人才和制作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数字媒体方向正在成为培养数字艺术创意人才的新兴拓展学科。毕业生除攻读研究生外,就业方向主要是各级各类学校、广播、电影、电视、出版、通讯、网络、游戏及广告公司。
影视与传媒方向注重综合性影视与传媒人才培养,兼容影视艺术与媒体传播两翼发展,使学生在理论研究与实践创作并重的基础上具备专业拓展能力,成为适应中国影视艺术理论与创作的发展需要的影视传媒研究人才、教育人才和制作人才。
影视与传媒方向主干课程有电影概论、电视概论、影视语言、中国电影史、外国电影史、照相与实践、摄像与实践、影视编剧、影视剪辑、电视新闻采编、纪录片制作、电视节目制作、大众传播概论、电影批评与研究方法、经典影视片解读、影视策划等。
数字媒体方向是国内最早培养数字传媒专业化人才的艺术学科,通过在校学习,学生将逐渐掌握数字媒体艺术的基本理论和前沿应用,成为影视传媒、动漫游戏、数码设计、交互式媒体等创意产业方面的专业艺术人才。
数字媒体方向主干课程有数字媒体概论、美术设计、色彩设计、动画基础、数字图像处理、数字影视摄制、音响创意设计、交互式媒体、角色动画设计、虚拟场景设计、三维动画工程、网页设计、界面设计、网络游戏研究等。
音乐学专业
本专业依托北京师范大学实力雄厚的人文学科背景,重基础、宽口径,旨在培养从事音乐教学、表演、理论,音乐编辑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就业领域涉及教育机构、出版社、电视台、电台等。每年向国内外一流专业院校输送留学生、研究生等优秀人才。
主干课程有中外音乐史、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课程、计算机音乐课程、音乐教育课程等,所含学分包括艺术实践、舞台艺术实践、个人音乐会与毕业音乐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