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鼓励和引导广大青少年学习舞蹈
作为“艺术之母”的舞蹈,容历史、文学、哲学、音乐、美术、服饰、诗歌、运动、生理、化妆、灯光等多种学科为一体,是民族精神和国家文化的具体体现,也是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强健的体魄、宽阔的胸襟、超人的胆识与勇气、顽强的毅力、高雅的气质、优美的形体、出色的自信与品格、卓越的组织能力与控制能力、良好的习惯、优秀的亲和力与凝聚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过人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广博的知识等等,这些人生必备素质的建立和完善,在长期的舞蹈训练和学习中都可以得到培养与提升,难怪各国教育家、艺术家都在共同呼吁:快乐舞蹈,成就人生!
为什么要开展舞蹈考级
目前,广大青少年学习舞蹈的热情越来越高涨,舞蹈培训单位如雨后春笋,然而随之暴露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舞蹈教师资格审查、专业测评、继续培训、综合考评体系和对口主管单位全无,一直处于无序、无证、无监督状态。
——施教大纲、选聘标准、检验体系全无,致使无论是否合格就可自由进入教学行列,教学随意、内容混乱、规范性不足、系统化极差、科学化淡漠等现象随处可见,严重影响着舞蹈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甚至危害极大。
——青少年舞蹈学习缺乏导向和指导性教材,一些教师一味模仿专业成人舞蹈,或在许多“无知”家长的强烈要求下屈从屈教,致使全国普遍出现了少儿舞蹈严重的三化问题:专业化、技巧化、成人化。这些问题又极大地阻碍了少儿舞蹈的健康发展。
无论从社会环境到家长个人,无论从教师数量到质量,无论从宏观引导到具体深抓,这些都成为一个又一个严峻的挑战和课题。针对这些形形色色的问题和紧迫的形势,作为舞蹈专业院校,北京舞蹈学院倾力组织了庞大的专家队伍经过近20年潜心研究、实践,逐渐编创并完善了“中国舞培训及考级”体系,基本解决了困绕多年的少儿舞蹈教学与检验问题。
一是教材编写讲究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民族性,同时还有通俗性、普及性、趣味性与自娱性等八大特点。
二是教师必须首先参加专业培训并考试合格方可持证从教,并且有级别限制,同时又严格规定,凡每年所教学员考级合格率达不到90%以上者被视为不称职即被淘汰,这从根本上杜绝了不合格教师随意教学现象。
三是教学体系健全、完善,根据不同年龄生理与心理特征划分等级进行培训和考核,坚决抵制“三化”现象,并且引导大家在学习舞蹈过程中要连续、坚持、完善,切不可随意选择、更换频繁,影响终生。
舞蹈考级的意义并不在于“考”的本身,而在于获得艺术素质教育的完整学习过程,“考级”是这个过程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同时,这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此外,参加考试也是一个展现自我、公平竞争的锻炼,更是一个提升竞争意识、增强毅力、培养胆量、明确目标的重要手段。
北京舞蹈学院的舞蹈考级工作已经发展了近20年,其中一个非常可喜的现象是家长观念的变化。10年前他们做过一次调研,大概有20%的家长希望孩子走专业舞蹈的路。2003年又搞了一个调查,100多个家长中只有一个家长希望孩子走专业道路,比例已经下降到1%。家长们更多的是希望孩子能借此提高艺术修养和自身气质。
然而举办考级的单位多如繁星,令人眼花缭乱;同一艺术门类考级定级标准各有不同,收费标准也参差不齐,在利益的驱动下有的艺术考级单位甚至互相褒己贬它,恶性竞争;有的地方实行“地方割据”,画地为牢,进行地方保护。这些行为使艺术考级这项集学术性、权威性和社会公益性为一体的行为,变得充满了“铜臭味”。有的违规操作,根本没有自己的考级教材,造成有些老师和家长在教育教学上存在的误区得不到纠正:过多要求孩子学翻跟斗、劈叉等,事实上这样做违背孩子身体发育规律。还有的随意制定和提高考级收费标准,进行乱收费谋求高额利润。这些考级机构组织的考级没有严格的规定,甚至只要报名交钱,即使没有参加考试也可以获得合格证书。凡此种种,使原本具有积极意义的考级行为变成一纸证书,彻底偏离了考级原本的目的。
针对此情况,为加强对中国舞考级活动的管理,维护北京舞蹈学院最高舞蹈学府的形象以及承办单位和考生利益,促进考级工作的规范化,保障考级工作的质量,推动舞蹈艺术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提高舞蹈考级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2004年7月1日颁发的《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管理办法》和舞蹈学院相关规定,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考级中心开发了“考级联盟特许权受理”模式,实施该模式对促进国民素质教育、提高青少年文化艺术素质有着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