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艺术考研>>备考资料>>影视>>正文

三、神话故事片

  这些影片大多是根据欧洲古老的童话故事改编而成的。比如:

  《小红帽》、《蓝胡子》、《仙女国》、《灰姑娘》等等。其中《灰始娘》一片共分12个镜头,每一个镜头相当于舞台上的一幕。

  梅里爱借用戏剧舞台的叙事方式,创造了银幕上的“多幕剧”。

  同时《灰姑娘》的情节发展也是按照舞台演出的方式进行的。比如,将灰姑娘从厨房里出来和灰姑娘走进舞厅的动作连接起来、,梅里爱称它为“场面的转换”。而《灰姑娘》原作中:仙女的出现,老鼠变成马,南瓜变成马车,灰姑娘变换服装等等叙事方式,在梅里爱这里又以“调换的特技摄影”的形式出现。童话故事所具有的独特的叙事特征,的确最为适合梅里爱浪漫、恢谐的表现风格,适合与体现海里爱的“银幕戏剧”的电影美学观念。

  四、科幻探险片

  根据凡尔纳和威尔斯的两部科幻小说改编的《月球旅行记》,是梅里爱艺术创作中登峰造极之作。影片描述了天文学家到月球探险的过程:自命不见的天文学家们开会决定到月球去旅行,他们钻进了一颗炮弹中,由天使般的少女们把他们发射到太空,炮弹在月球上着陆登月成功,月球上火山爆发,大雪飞舞气候无常,睡梦中身边出现了各种星座,月球人发现地球人愤然追赶,探险家们乘炮弹返回地球,手持着降落伞落人海中,最后大家又出现在一次聚会中。全片分30场,共15分钟。梅里爱几乎调动了他所有的艺术手段制作了这部影片,并亲手绘制了广告招贴画。此片在法国、美国和欧洲大陆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梅里爱在此之后又拍摄了《太空旅行记》和《极征服记》等一些科纫探险影片。人们常用萨杜尔的一段话来形容这些影片:梅里爱“代表着一个惊奇的孩子眼中所看到的一个充满科学奇迹的世界。……是以原始人的那种聪明、细致的天真眼光来观察一个新世界。”梅里爱就这样将科学与魔术、现实与幻觉结合起来,创造了一个充满魅力的光怪陆离的幻想世界。

  在梅里爱的创作中,“电影能够把不可能做到的事变成可能的,但是他心目中的可能性却是有限度的,这个限度就是他把一部影片看成是一系列的舞台场面”①。在他的影片中最为突出的一个特征,就是人们所说的“乐队指挥的视点”。实际上,这是固定不变的最佳观众席的视点。梅里爱的摄影机始终静止地面对着舞台空间,摄影机的取景框就是舞台的画框,画面中自然缺乏运动感和景别的变化。演员在镜头前也如同在舞台上一样。还习惯地频频向观众鞠躬,保持着舞台表演的意识。虽然,梅里爱的影片在电影技巧方面同戏剧舞台演出存在着很大的区别,但是,观众所面对的银幕空间仍旧隶属于舞台的结构空间。梅里爱把银幕当成舞台,以电影的手段和技巧,作为他富于戏剧性创作的记录工具。在他企图证实电影不是一个“重现生活的机器”的同时,他却没有能够摆脱他的那个戏剧时代、他的自身文化背景和他的传统舞台观众对于他的束缚。甚至,“也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他的后继者”②。使得电影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冲破戏剧美学观念的束缚,寻求更符合电影自身的美学发展。

  ①霍华德?劳逊的《电影的创作过程》,第10页。

  ②霍华德?劳逊的《电影的创作过程》,第10页。

  在电影的初创期,卢米埃尔和梅里爱便截然不同地代表着两种倾向、两种风格。在卢米埃尔看来,电影无非是一种“科学珍品”,运用于艺术并不是目的,他的口号是“再现生活”;而梅里爱则认为,电影能够创造艺术,“银幕即舞台”可以“改变生活”。“卢米埃尔力求引起旁观者的感觉,引起对‘当场抓住的自然’的好奇心;梅里爱则出于艺术家的偏爱而沉缅于幻想,全然不顾自然界的实际活动”③。卢米埃尔表现现实生活完全是写实的、记录性的;梅里爱表现“银幕戏剧”却是幻想的、浪漫主义的。卢米埃尔倾向自然、模拟现实,是再现主义的;梅里爱倾向技术、改变现实,是表现主义的。

  卢米埃尔可称之为电影纪录片的先驱;梅里爱则可称之为电影故事片的先驱。

  ③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的《电影的本性》,第40页。

[浏览次数:     已有位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