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我今年考了广电艺01方向。当初考研的时候,许多问题不甚了解,多亏了好心人帮助,令我感激涕零,不由得暗自以他们为榜样,如今,我也要报答社会,与同学们分享考研经验,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问题一:
北广是否歧视外校、是否需要有关系、是否很黑。
答:
我是跨专业、跨学校、非应届、没钱给导师送礼、没时间参加补习班、边工作边考研,这都考上了,所以我觉得北广没有任何歧视,也算不上黑。难道你比我还惨吗?
关于走后门的问题,我想着重谈一下。有不少同学小说看多了,以为天下所有事情都得有门子靠关系,似乎每行每业中,都有一个类似《越狱》中“company”的机构把握着你我的生杀予夺大权。这是不可能的。拿考研来说,其考试流程、成绩审核和最终录取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走后门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因为环节太多,不同的环节由不同的人把关,涉及到的程序冗赘、部门纷繁、人员复杂,很难控制。单纯的认识某个导师、某个工作人员,很难有实际效果,除非你就是某导师的直系亲属,那他不得不拼命为你走后门,但是这种拼命的情况应该不常见;最后分数到了研究生院,院长可能有资格更改成绩,不过这需要冒极大的政治风险,这种情况也很少见;有人觉得认识更高级的领导一定好使,其实,“县官不如现管”,有的时候官越大反而越不好使,难道你能让教育部部长去请求北广校长,把本该考上的考生拿下,把本该淘汰的你录取?有这种关系的牛b人氏还考研?早去哈弗牛津开豪车泡洋妞了!所以,同学们应该坚定信念、放平心态,后门不是不能找,但不要给予太大的希望,而没有后门的更不用自怨自艾,正义和公平还是存在的,而且占多数,否则我们的社会早就崩溃了。
问题二:
复试和初试中的种种环节,哪个最重要?我初试压线,是不是全无希望了?
答:
艺术类考生,最终分数的初试分与复试分之比为6:4;而非艺术类考生为7:3。我们这里只谈艺术类。初试只有初试笔试一项,而复试包括笔试、面试和英语口语三项。在最后的总分中,初试:复试笔试:复试面试:复试英语口语测试=60:16:20:4,也就是15:4:5:1;单纯讲复试的话,复试笔试:复试面试:复试英语口语测试=4:5:1。这样看来,初试所占比重似乎最大,但是初试共有5科,满分为500分,所以最后合成的时候需要除以5,相应的,初试就拉不开距离了。我们假设a的初试成绩比b的初试成绩高10分,那么最后体现在总分上,a比b高10/5*0.6=1.2分;如果a的复试笔试成绩也比b高10分,那么最后体现在总分上,a比b高10*0.4*0.4=1.6分。同理可证,复试面试高10分的话,最后总分将高2.0分,而英语口试高10分的话,将高0.4分。这样的话,最容易拉开分数的,也就是最重要的,是复试面试。
大家看,即便有一个人背书能力超强,他初试比你高30分,而体现在最后的总分上,也不过3.6分;如果你在面试上比他多20分,那么最后的总分上你就比他高了4.0分,最终你还是比他高0.4分。所以,初试拉不开太大的差距,真正重要的是复试。只要进了复试,都有机会。我复试只比录取线高3分,注意,是3分,但我面试93.5,最终也成功了。
说重要,任何一个环节都重要,说重要程度,顺序是:复试面试>复试笔试>初试>复试英语口语测试。
问题三:
初试需要注意什么?
答:我刚才说复试比较重要,不代表初试就可以不管了,初试分当然是越高越好。我本身不是学广电的,又是边工作边考研,所以对书目的复习没什么心得,这种情况最终也体现在初试的分数上——很低。我要说的是,英语和政治所占总分比例较小,而且拉不开分数,英语过75就算比较高了,你65,才高10分。相比之下,两门专业课就重要的多,而且分数差距也大。这里特别要说一下《广播电视艺术理论》,据往年众多考友透露,该门专业课批改最为严格,分数最为诡异,经常有人出考场后觉得能拿130,结果是80。我在考试的时候也自我感觉良好,觉得拿100应该不成问题,结果只拿了81分。大家对这门课程要打起精神。那么怎样才能得高分呢?你觉得一个得了81分的人还有资格教育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