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同的实验场所
旧俄时期的电影没有发展出什么规模,真正的苏联电影应该从1919中8月27日列宁签署的=项法令,将旧俄电影企业收为国有化开始。这是一种投资方式的变化,在当时战后的苏联物质条件极差的情况下,国家出面保证支持电影事业的发展,无疑对一个新兴的民族电影是有益处的、是积极的。特别是列宁在1922年又发出了大力发展电影事业的号召,他指出:“在所有的艺术中,电影对于我们是最重要的”。这成为了苏联电影的行动纲领,它激励着青年的电影艺术家们去进行大胆的创造。不几年的功夫,苏联电影蒙太奇学派形成,而国有化的体制的确为苏联电影的飞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这样一种投资方式也将宣传、规劝的范围,规定为社会主义国家电影作品的主要的表现内容。
苏联年轻的电影艺术家几乎都是一些激进的先锋主义者,他们在对电影艺术进行探索的时候也必然受到现代主义文艺运动的影响。我们在前两节的分析中也已经清楚地看到,电影艺术诞生的年代,正是现代主义文艺的发展时期,而一切现代主义运动中的美学追求都几乎在电影中寻找到了相应的位置。蒙太奇学派的产生则主要是受到了先锋主义运动中的未来主义和构成主义的影响。
未来主义是从立体主义中派生出来的,他们共同反对传统艺术只能表现空间,而不能表现时间的局限,他们提倡把不同时空的东西放在一起,构造出一种“同时性”的形象结构。未来主义在发展中,对机械和速度更感兴趣,强调人类对动力学的体验。这种对于运动、时空新观念的认识与思考,恰好体现了电影艺术的潜能和本质。而构成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苏联著名的摄影艺术家罗德钦柯曾创造了一种新型的艺术形式,即“照片剪贴”式,他将许多的照片集中起来加以创作,井借用法国建筑学的术语,称自己的创作过程为照像蒙太奇(而蒙太奇一词再一次得到应用是爱森斯坦)。
构成主义者的创作目的是要建立一种科学的艺术观,他们重视技术和科学,强调理性,反对个人主义和神秘主义,他们拒绝把自己作为一名艺术家来看待,而是要把自己当成一名艺术工程师。他们提倡“制作群”和“实验研究室”,提出以集体的力量进行创作。建立“实验工作室”的列夫。库里肖夫,就是一个构成主义者。吉加,维尔托夫则是一个未来主义的音乐家,他从“听觉实验室”转到“电影眼睛派”的电影实验中来。柯静采夫、塔拉乌别尔格、尤特凯维奇和格拉西莫夫组成了“电影演员养成所”。他们接受先锋主义美学思想的影响,为电影艺术的美学探索作出了贡献。
l、库里肖夫的“实验工作室”:在库里肖夫的实验中,最著名的是所谓“库里肖夫效应”,这实际上是由普多夫金具体操作的,他从许多废片中找出了莫兹尤辛的3个没有任何表情的特写镜头,并把它们与另外3个镜头:桌上的一盘汤、棺材里的女尸、小女孩玩着玩具狗熊相互组接起来。结果在观看中却似乎发现了莫兹尤辛的情绪变化,产生了对于莫兹尤辛的表演的评价。从这个现象中,库里肖夫看到了蒙太奇构成的可能性、合理性和心理基础,并创立了“电影模特儿”等理论,他认为:电影演员和画家前面的模特差不多,只不过是按照规定好的动作活动起来而已。电影艺术并不始于演员的表演和各个不同场面的拍摄,单个镜头只不过是素材,而不成其为艺术,只有蒙太奇的创作才能成为电影艺术。他提出了积极的创作纲领:影片结构的基础不是来自现实素材,而是来自空间结构和蒙太奇。
2、维尔托夫的“电影眼睛派”:维尔托夫曾是一位未来主义的音乐家,他于1916年创立了“听觉实验室”,他把录制下来的声响加以剪辑,创造出一种无乐谱的“具体音乐”。1918年,他开始转向电影创作后,仍在进行着先锋主义的实验和探索,他曾为苏联早期新闻、纪录片作编辑师。此后,他又创办了不定期发行的杂志片《电影真理报》,“电影眼睛派”的理论也从中产生。维尔托夫提出:电影机应该象人的眼睛一样去客观地纪录生活实景。为此,他始终拒绝拍摄故事片,他反对传统叙事的方式,反对使用剧本、演员表演、摄影棚拍摄等等。但是在他从事的新闻片、纪录片的拍摄中,又并非以现实主义的态度对待电影摄影。在他的理论中,崇尚技术、迷信机械运动,他更感兴趣的是改变运动速度和找出奇特的拍摄角度。
他说:“我是电影的眼睛,我是机械的眼睛,…我这个机器,把那个只有我才能够看到的世界展示给你们看”。维尔托夫认为,电影的实质在于拍摄角度和蒙太奇,电影有可能以自己那种异乎寻常的,别人想不到的独特眼光去观察现实生活,或者把经过选择的镜头,以新颖的蒙太奇手法加以并列和配合,重新创造出一个现实生活来。有关维尔托夫对于纪录片艺术的形成和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我们将放在下一节中去具体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