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艺术考研>>备考资料>>影视>>正文

  好莱坞类型电影的制作和类型电影观念的发展,尽管在某种程度上丰富了电影的叙事形式和叙事语言,但从整体上看,好莱坞类型电影的叙事模式,仍旧隶属于戏剧性的叙事模式。类型片强调影片故事情节取胜,人物关系也从属于情节关系。“电影叙事的发展是人为的、形式主义的,并且像它的人物——样是定型的”。好莱坞强调连贯性的剪辑和流畅性的时空组合,以利于一环扣一环的封闭的因果关系的线性发展。影片的情节和镜头也遵循着逻辑的发展,竭力造成时空的连贯性,便于得到观众的认同。封闭的结构模式造成了影片大团圆的结局,也决定了影片人物和环境的假定性和不真实性。这一叙事模式还带来了一系列技巧和手段的封闭性:画面构图的全部信息集中在银幕主人公的中心位置上;灯光照明造成通堂亮的效果,使人物与真实环境隔绝开来等等。而“三镜头”法作为好莱坞分镜头的程式化手法,谁说话镜头就给谁,代替观众的思维,让观众跟着故事走,诱使观众简单地认同影片及人物的观点和态度。剪辑方法则不过是完成分镜头的任务,并使影片顺畅、连贯和光滑地让人看不到剪辑的痕迹。这种顺畅往往是台词接台词,因此声音也是封闭空间的表现。

  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一定的内容服务的,是为了褒扬那神圣不可侵犯的文化属性。景和物、人物和动作是稳定的,l是不可改变的文化属性的一种概念。正是这种封闭的态度创造出了一个自满自足的好莱坞类型电影的世界。使电影成为某种仪式,在观众的心目中造成一个具有真实表象的幻觉世界。无论是在战争时期、还是经济大萧条时期,好莱坞一直为人们勾勒着那个神话般的、理想的,或者说是完全不存在的“现实空间”。

  第四节奥逊。威尔斯的《公民凯恩》

  奥逊?威尔斯似乎是一个好莱坞的陌生人,他以不寻常的电影观念,以纯电影化的角度,形成了他的《公民凯恩》的影片叙事,形成了好莱坞的叛逆者的艺术家形象。

  《公民凯恩》在影片的叙事结构上是较复杂的。甚至就是在今天,影片也不能算是一部通俗的作品。影片巧妙地从那部由汤姆逊制作的有关报业大王凯恩的纪录片“前进中的新闻”,开始进入了影片本文的叙事。在将近10分钟长度的纪录片中,威尔斯几乎为我们明确了影片将要采取的叙事方式。此后,影片通过汤姆逊寻找凯思的临终遗物——玫瑰花蕾,以及通过赛切尔、伯恩施坦、李兰、苏栅以及雷蒙分别对凯思的回忆和叙述,最终形成了凯思这个剧中人物形象,同时也完成了电影本文的叙事。这里显得更为复杂的是,每个人所分别进行的叙述之间都是相互矛盾的,都是从不同的阶段来看凯恩的不同侧面。而每个人又都认为自己所讲述的是正确的、是肯定无疑的。这与《罗生门》的叙述方式有所相似,但所不同是,《公民凯恩》不是关于道德的“相对论”的探讨,而是以一个人在一生中主要的生活经历作为不同的叙事线索,从而揭示凯恩的性格、命运的发展、变化的过程。影片表面上是在寻找着“玫瑰花蕾”的答案,而深层却是展示了凯思这个人物形象。

  《公民凯恩》与三、四十年代的好莱坞影片最重要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属于任何一种类型模式。影片虽然具有侦探片、纪录片、传记片、新闻片、歌舞片等诸多类型片的特点,但它却不属于任何一种类型。在它面前没有任何模式可寻。但影片却能与历史产生共鸣,并表现出了30年代的某种情调。影片既有纪实主义的真实表现,又有表现主义的抽象隐喻。奥逊,威尔斯将客观的现实和主观的视象,这两种不同传统倾向揉合在一起,在忠实于外面世界的整体表现的同时,又极富有想象力地表现了幻觉的过程。比如:在“前进中的新闻”中那种纪实片风格的运用,以及那个梦幻般城堡的形式主义的设计等等,威尔斯几乎开辟了电影的一个崭新的领域。它不仅表现了我们所能看到的东西,而且把我们的观察方法象征化了。影片通过强调事实的客观性,从而又突出了观点的主观性。因此,给予我们一个暧昧的现实。从这一点上看,《公民凯恩》称得上是美国第一部现代主义的杰出的电影作品。

[浏览次数:     已有位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