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艺术考研>>备考资料>>影视>>正文

 

  《公民凯恩》的摄影师是美国著名摄影师托兰特?托莱思(他也是那部由威廉?惠勒于1946年导演的非常重要的影片《我们生活在美好的年代》的摄影师)。托莱思与威尔斯的合作,使得影片的叙事方式、场面调度获得了一种真实感,一种失去导演控制痕迹的未经加工的真实感。

  《公民凯恩》的剪辑师是罗伯特?怀斯,他后来成为好莱坞的著名导演(即1967年的《音乐之声》的导演)。怀斯在这部影片上的剪辑处理,同样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在描写凯思的第一次婚姻的破裂时所创造的那段“快速蒙太奇”的处理。据怀斯自己讲,这在剧本中已经有所暗示,但他仍旧用了近一周的时间剪辑出了这个段落。二是,镜头在移动中所产生的叙事空间的变化。这在影片中有许多精彩段落的剪辑,仅举一例,在接收《记实报》的全套人马时,镜头从一个厨窗里的一张照片开始,在摄影机向前推进的过程中,人物化人为活动的状态,等等。剪辑形成的绝妙风格,对影片创作的成功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影片富有创造性的、成功的方面还有许多,比如:声音在空间音响的表现上就很典型,那个博物馆的门声和在上都庄园中凯恩与苏栅的对话,都创造出了一种空旷的声音空间感,前者用于表现环境空间的真实,后者则描绘出剧中人物在上都的孤独生活。而那个在剧院中表现凯思处于孤单境遇的掌声;苏栅颤抖的歌声和灯光熄灭的对位,等等,又都以声音的造型感为环境、状态和人物的心理表现做了十分巧妙的处理。

  关于影片的主题,由于结构方式和风格手法的表现,也使得影片的主题变得丰富和复杂。就是现在看,那个巨大的矛盾仍不亚于五十年前。影片既深刻、严肃地进行了社会性地批判,又具有超现实的风趣和机警。影片最初的片名叫《美国人》,凯恩宣称:我现在、过去和将来也永远是一件东西——美国人。《公民凯恩》一片中的矛盾,就是整个美国社会的矛盾的回响,象这个国家——样,影片的主人公在一个漂移不定的、令人神魂颠倒的悬念中保持着矛盾。凯恩的人物形象可以说是影片原形,他是一个拥有神话般的财富的人,然而,他却缺少样东西,那就是真正的爱。因此也可以说〈公民凯恩》是关于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冲突。在美国电影的梦幻世界中,往往是既要物质成就,又要爱情的成功。但是,这在《公民凯恩》中,二者是相互排斥的,影片表现了一个人当他致力于物的时候,他本身也就成了一种物。这是一个十分尖刻的主题,是一种不知道什么是真正价值的结果,凯恩在死之前就已经死了。

  奥逊?威尔斯的《公民凯恩》,在影片叙事结构、主题、镜头运用、灯光照明、剪辑和声音等方面,几乎都与好莱坞的类型电影观念形成了极为明显的区别。这就是人们称他为好莱坞的叛逆者的原因。威尔斯在影片中所体现出的实验和探索精神,以及对于电影美学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使他在世界电影史中留下了辉煌的足迹。

[浏览次数:     已有位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