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艺术高考>>高考交流>>家长助考>>正文

    有研究表明,考生的压力92%来自父母,这是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心理学博士张怡筠透露的。昨天上午,她应本报之约,做客“升学季。钱江晚报家长会”第三场,主讲“决战考场,赢在心情”。600多位家长和考生带着愁云来,带着放松的会心一笑走。

    “曾有位高考考生跟我抱怨压力很大,问题不在高考在高堂——他快被妈妈逼疯了!那段日子,他妈在家走路都没声音,电视不开,电话不接,说话压低嗓门。你们有没有这样的行为?请举手!”张博士单刀直入,家长也很坦诚地举起了手,互动就这样开始了。

    中高考是考全家人的3q

    中高考,不止考学生一个人的iq,而是考全家人的3q.

    iq(智商)当然是3q之一,但在如今距离中、高考只剩一个多月的时候,对大多数考生来说,它的作用已告一段落。因为除了考察记忆力的少部分内容,数理化等科目通过前期复习,该知道的都知道了,这时再想挖掘iq的潜能意义不大。

    更有潜力可挖的是eq(情商),成功20%的因素取决于iq,但还有80%的因素取决于eq.张怡筠说,现在很多大学生处于隐形崩溃状态,造成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是一个错误的认知标准——孩子考上名校,家长才算当得称职,连大学志愿都是家长代填的。为什么不让孩子在填志愿时有机会开创自己的生命呢?“让孩子做他想做的事,是睿智父母的选择。”她说,“应该让孩子知道凡事要对自己负责,而不是对父母负责,在英文字典里可没有‘光宗耀祖’这词。”

    除了iq、eq,还有aq(逆商),就是孩子在逆境中能否愈挫愈勇。张怡筠相信,只有eq、aq好的孩子,才能笑到最后。张怡筠说,人最没有压力的状态就是活在当下,既不后悔过去,也不担心未来。 

    考生要“三心二意”

    度过3q挑战,考生还要“三心二意”。

    三心,说的是专心、耐心和开心。张怡筠尤其强调了耐心,高考复习到现在,就好比马拉松跑了大半程,有些考生真觉得自己快熬不下去了,这时就需要撑到最后的耐心。

    二意,说的是禅意和创意。要做到禅意,简单地来说,就是懂得该放下的时候放下。偶尔模拟考试考得不好也不必挂在心上,接受现在,面向未来,与其惦记那次失败的考试,不如多想想将来报考哪个自己喜欢的专业。创意则是用在解决与父母的冲突上,到这个节骨眼上考生和家长烦躁情绪是免不了的,但考生要学会和父母沟通,不要让不良的情绪相互传染。

[浏览次数:     已有位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