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电影学专业依托百年师大的综合文化积淀,研究重点以中国民族文化影视美学为中心,在中国本土影视理论研究方面颇有建树。该校电影学专业开设影视文化传播、影视创作与文化批评、纪录电影、电影历史与理论、影视美学研究5个研究方向,重点将该校的艺术优势与中国民族影视文化相结合,这些学科已成为我国影视理论民族文化研究领域不可替代的重要学科。著名央视女主播海霞就曾选择在北师大艺术与传媒学院进修。此外,该校主办的大学生电影节已经成为电影界的盛事,被称为“华表奖”的风向标。
【师资及科研】
北京师范大学的师资力量雄厚。艺术与传媒学院首任院长黄会林教授,是著名电影学家和艺术教育家,在文学、戏剧、影视等多个领域颇具威望,重点研究中国影视美学与传统文化。现任院长王一川博士,是“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其在影视艺术、影视美学和影视文化批评方面的理论研究都比较有影响。周星导师具有广阔的社会关系,也是每年招收研究生最多的导师,重点研究影视史论、影视文化传播与艺术批评、艺术教育理论等。于丹导师曾在央视“百家讲坛”开讲《论语》、《庄子》,其实她在艺术系最擅长的是电视学,每次讲课都堪称“视听盛宴”。另外一些导师在各自的研究领域也各具特色,王宜文、张同道、田慧群等都是很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考研信息】
学制学费介绍:学制均为3年,公费与自费的人数比例为1︰1,自费生的学费为8000元/年。
报考难度与分析:北京师范大学的电影学向来是报考热门。载着全国第一个电影学博士点的殊荣,以及每年一度的大学生电影节,都吸引了众多考生报考。下表是近几年的报录情况:
年度报考人数录取人数录取比例
2007年209人13人16︰1
2006年235人28人8∶1
2005年212人30人7︰1
由上表可见,这几年北师大电影学专业的报考难度在逐年增加。特别是近年北师大电影学专业考研不再指定参考书目,增加了考生的复习难度,也反映出该校对报考学生艺术专业素养的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