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电影学专业虽然开设较晚,研究方向比较单一,但北京大学自建校始就形成了重视美育和艺术教育、重视美学研究和艺术研究的传统。因此,北京大学的艺术教育带有鲜明的人文色彩,有很强的学术性。综合大学的文化氛围和多学科的环境,在培养艺术大家方面确有优势。如毕业于北大政治系的焦菊隐是我国著名的戏剧导演,哲学系的孙道临是我国著名的电影表演艺术家。
【师资及科研】
北京大学电影学硕士生导师大都具有十分深厚的艺术文化修养。如彭吉象教授曾先后师从朱光潜、宗白华两位美学大师,90年代初期又到哥伦比亚大学做访问学者,还作为密执安州立大学的客座教授,主持过多个大项目,在影视美学、影视艺术及影视鉴赏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李道新教授专攻中国电影史研究,其关于中国早期电影史的研究建树颇丰。
【考研信息】
报考难度与分析:由于名校效应,每年报考北大电影学专业的考生不少,由于北大每年招生人数较少,且对报考学生艺术修养要求较高,加上不指定参考书目,报考难度也不小。下表是近几年的录取比例。
年度报考人数录取人数录取比例
2007年55人3人18∶1
2006年61人3人20∶1
2005年72人4人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