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派
风格派(destijl)是活跃于1917-1931年间以荷兰中心的一场国际艺术运动。1917年10月,一批荷兰的设计师,艺术家发行了一本叫“风格”的杂志,风格派由此得名。这个组织以杜斯博格(theovandoesburg)为领导,风格派认为艺术应该用几何形象的构图和抽象的语言来表现宇宙的基本法则--和谐,在建筑、产品、室内等各个设计领域,风格派都使用着一种和谐的几何秩序来进行艺术创作,这种抽象的倾向,对后来的艺术和设计有着持久的影响。风格派艺术以一种几何和精确的方式表达了人类精神支配变化莫测的大自然的胜利,以及寓美于纯粹与简朴之中的思想。里特维尔德(cerritrietveld)的红蓝椅揭示了风格运动的哲学精髓,他的《红蓝椅》、《柏林椅》和茶几成为现代设计史上经典之作。
麦金托什
查尔斯·麦金托什被公认为新艺术在英国的杰出人物,在英国19世纪后期独树一帜。1896年以他为首成立“格拉斯哥四人”的设计小组,麦金托什设计了格拉斯哥艺术学校大楼及室内陈设,获得了极大成功。这座建筑的外观带有新哥特式的简练、垂直的线条,体现出植物生长垂直向上的活力。麦金托斯设计的大量家具、餐具和其他家用产品都具有高直的风格,世界闻名的高靠背椅就极具代表性。
高技术风格(high-tech)
“高技术风格”(high-tech)是与新现代主义平行发展的另一种工业设计风格。高技术风格在设计中采用高新技术,在美学上力求表现新技术。高技术风格直接表现当时以机械为代表的技术特征。战后初期,不少电子产品模仿“游击队”风格,即军用通讯机器风格,以表现战争中发展起来的电子技术。“高技术”风格的发展与50年代末以电子工业为代有的高科技迅速发展分不开的。英国建筑师皮阿诺(reuzopiano)和罗杰斯(richardrogers)于1976年在巴黎建成的“蓬皮杜国家艺术与文化中心”是其中最为轰动的作品。
波普设计
波普设计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又称流行艺术、通俗艺术、新达达主义,代表着流行与大众化的品味。它的鼎盛时期是本世纪60年代,主要活动中心在英国和美国。它代表着60年代工业设计追求形式上的异化及娱乐化的表现主义倾向。反映了战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社会与文化价值观,力图表现自我,追求标新立异的心理。波普风格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形式,如美国电话公司就采用了美国最流行的米老鼠形象来设计电话机,意大利的波普设计则体现出软雕塑的特点,如把沙发设计成嘴唇状,或做成一只大手套的样式。